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文章首页 >> 庆典活动 >> 周年庆典 >> 内容

大河报20周年庆巅峰对话:共叙情怀、勇气与创新

时间:2015/9/29 14:51:48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在大河报20周年庆活动中,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“巅峰对话”环节为众人带来了一场思想风暴。四位传媒领军人物各抒己见,从一部部电影谈到媒体人的情怀与媒体转型趋势,内容有趣又有料。...

在大河报20周年庆活动中,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“巅峰对话”环节为众人带来了一场思想风暴。四位传媒领军人物各抒己见,从一部部电影谈到媒体人的情怀与媒体转型趋势,内容有趣又有料。

大河报总编辑杨青

坚定信心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奔跑

在座的几位中,我算是最传统的媒体人,我从大学毕业后,就带着满腔的理想和情怀进入纸媒工作,直到现在传统媒体遇到困难时,我依然坚信需要理想和情怀。今天大河报20岁生日,大家共同见证了她的辉煌与荣光,同时也看到她正在向新媒体转型、实现媒体融合。

在这个转型过程中,我想用3部电影来描述大河报人的心路历程。第一部就是很多老同志看过的《列宁在一九一八》,里面列宁对瓦西里说“面包会有的,一切都会有的”,我觉得这句话展现了我们有点无奈的一种信心。第二部电影是《雪国列车》,

在打碎了技术权威之后,走出那辆封闭的列车,看到雪在融化,看到人类依然有希望,我觉得这种希望是探索的信心。第三部电影就是《星际穿越》,证明人类可以走得更远,走到我们已经发现了自己同类的星球。就像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化的过程中,虽然有过迷茫和彷徨,但就是因为经过了这样的迷茫和彷徨,我们才坚信未来一定可以走得更远。

我还想到爱迪生的一句话,“成功是99%的汗水加1%的灵感,但这1%的灵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”。从这句话可以引出我们常说的创新。我们天天绞尽脑汁想如何创新,但在创新的路上我们缺乏一种耐心,缺乏一种细细的研讨和分析。所以与大家共勉,让我们共同在内容创新、技术创新、平台创新,甚至灵感创新方面真正做出不一样的东西。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在创新路上,不断向前奔跑。

凤凰网副总编辑凤凰视频总编辑张剑锋

媒体转型需要拼死一搏的勇气

媒体转型时代,究竟内容还是不是为王?有句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,但事实上,巷子太深是不行的。无论转型还是融合,我们需要找到把巷子缩短的路径,或者另起更短的巷子,甚至拆掉巷子,让香气弥漫出去。为什么现在不再说内容为王了?因为好的内容不是结束而是开始,好的内容需要好的产品、好的包装、好的传播、好的运营,最终需要更多地送达用户,来产生用户浏览习惯的转化。

如今,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中间几乎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记得网络刚出现时,传统媒体有很多抱怨和无奈,觉得新老媒体水火不容。后来,2014年成为媒体融合元年,新老媒体的隔阂没那么明显了。接下来就是殊途同归、共融新生的过程。转型一定会带有阵痛的,媒体机构的变革、转型或融合都容易,最难的是人和思维的变革。

我也分享一下我在管理培训上放过的两部电影,《投名状》和《杜拉拉升职记》。第一部电影是生死问题,第二部电影是成败问题。最近几年传统媒体到网站来交流,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种焦虑、恐慌,甚至更多极端的情绪,但事实上还远远没有达到生死的程度。如果仅仅是成败,我觉得那点压力是不够的,还有许多需要激发的地方。在媒体转型过程中,是在岸上不停地焦虑,还是真的把自己扔到水里扑腾,这种倒逼机制是非常重要的。当你真的面临生死存亡、要拼死一搏的时候,所有奇迹都能创造出来。

新浪网副总编辑周晓鹏

新媒体的新在于不一样的思路

杨总给大家推荐了三部电影,其实我也想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,就是《阿兰图灵》。在二战期间,英国要破译德国密码时,阿兰图灵就采用了跟别人不一样的思维和途径解决问题,用一个机器打败另一个机器,最终破译密码。

我观察到,无论是报纸媒体还是网络媒体,在这方面都还是比较滞后的。

从某种意义上说,新闻客户端并不是新媒体,它还是跟报纸、电视、门户网站一样的传统媒体,因为绝大多数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模式跟以前没有任何变化,只是介质发生了变化,从报纸、电视、电脑变成了手机。

刚才陈彤提到马航MH370,我个人觉得,在MH370的报道中做得最好的是传统媒体CNN,它直接用MH370的模拟机进行全程模拟,说如果马航这样失灵的话,操作的过程是怎样的,需要哪些环节能够完全实现整个过程。这个过程把所有的媒体报道形态全部打破,是一种不一样的思路。

其实我觉得对于媒体来讲,无论报纸也好,电视也好,最核心的就是内容怎么来、内容怎么分发。反过来讲,当我们看所有问题的时候,就是从这两个维度梳理自己的业务。

网易副总裁、总编辑陈峰

媒体转型中要注意社交化的问题

现在人手一部手机,手机已经是大家获取资讯最重要的设备。PC时代,报纸仅仅是受冲击,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,再不转型会很难发展。

在转型上需要做的有很多:首先,要发挥自己内容生产的优势,重构自己在传播方面的体系。第二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任何一个媒体都面临着移动化的问题,必须全力以赴转到移动,这一点不能犹豫,越犹豫越落后。第三就是所谓的机制和体制的转型,其实很多自媒体人以前是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,他出去以后做公众号,就可以有上百万的粉丝,能够有百万、千万的营收,从报社来讲,怎么从机制上发挥员工的

积极性、加快媒体转型,也需要探讨。

在转型中,还要注意社交化的问题。数据显示,有60%到70%的用户都是在社交网络上获取资讯,这跟我们过去的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,现在的媒体使用场景已经完全变了。

从机制上来讲,所有的媒体都要解决在社交网络时代进军社交网络的机制问题,我觉得最直接的办法,就是大河报干脆收购一批自媒体。记者王惟一张渝朱琨

作者:溜溜吧小编 来源:668
相关文章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
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中原活动网(zyhdw.com) ©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Email:zzxdmg@126.com 联系QQ:12345678 联系电话:+86.130-0000000 粤ICP-101I1468